发布日期:2022-01-09
在齐齐哈尔市供热行业中有一支技术精湛、能打硬仗、以擅长一网抢险抢修而闻名业界的班组,他们就是齐齐哈尔阳光热力集团鹤城热网有限公司维修管理站的员工们,他们用青春、热血、智慧和汗水,铸成一道守护供热“大动脉”的钢铁长城。
鹤城热网公司维修管理站组建于2008年,主要负责热电联产(A区)集中供热一级网的巡视、维修维护、抢险抢修等工作。热网公司目前在网供热面积达1700多万平方米,换热站108座,维修管理站负责维修维护一级供热管网长度达54公里,维修维护阀门井183座,管理湖西和东市场两座调峰热源,这条贯穿城区东西的供热“大动脉”,在冬季漫长的183天供热期中,保障着全市20多万热用户的舒适暖屋。
一网抢险、抢修是维修管理站重要的工作内容,2020年3月6日,正值全市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林青路与林艺街交汇处一级网DN700管线发生泄漏,该段一级网联接换热站20座,涉及供热面积358万平方米,当时测温一网供水温度高达90多度,维修管理站第一时间启动抢险预案,并迅速向上级部门上报情况。在热网公司向集团公司汇报确定抢修方案后,维修管理站组织施工机械立即对管网漏点现场破道挖掘,随着挖掘机逐步加深,管道泄漏点开始泄压增大,瞬间水柱高达10多米非常危险。维修管理站的队员们“硬核”出击,争分夺秒,计划最快8个小时的工作量,仅用5个小时就完成抢修,充分发扬住建铁军精神,啃下了疫情期间抢险的“硬骨头”。能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完成一网泄漏抢修,并有效保证用户供热不受影响,充分体现了维修管理站在一网应急抢险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受到了市供热行业主管部门的高度赞扬。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简单的一句古语,却蕴含了热力人太多的辛劳和汗水。热电联产一网供热管线建设于2007年,至今使用年限已有15年之久,供热管线已进入使用寿命末期阶段,在热网近三年供热运行中,失水量呈现逐年加大趋势,严重影响一网运行的安全和稳定。热网公司维修管理站坚持“冬病夏治”,2020年夏季检修期累计投入资金585万元,其中技改工程完成23项,更新工程完成21项,更换腐蚀管线70米,更换固定点5处,加装和更换补偿器16台,热表16套,加装和更换焊接球阀74个,阀门最大直径DN800,仅一个阀门就近2吨重。时间紧,任务重,在站长佟继华的带领下员工们舍小家顾大家、无怨无悔奋战在供热的前沿阵地,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真抓实干,全力推动夏季检修工作,制定检修推进时间表,倒排工期,确保检修按照时间节点顺利推进。整个夏季检修期,除了下雨天,其余时间全站员工未休息过一天,硬是用一个检修期的时间,完成了两个检修期的工作任务。
为了保证冬季一级网供热运行的安全稳定,保证热网严密性,维修管理站利用夏季检修期,对54公里一级网进行分段压力试验,做到了一次管网全覆盖,试验历时2个多月的时间,对潜在的安全隐患和漏点进行了全面细致排查,共排查处理隐患8处,经过忙碌的检修之后,今年运行期补水量已下降50%以上,彻底根治了管网的薄弱环节,提高了管网运行的效率,进一步降低能耗,充分保障了供热质量和安全。
佟继华,一提到这个名字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他就是维修管理站站长,技术革新的带头人。自担任站长以来,他凭着对工作的热爱、对技术的钻研、兢兢业业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在站集体里树立了非常高的威望。根据鹤城热网公司多年的一网抢险经验,一网发生泄漏90%以上的事故原因是补偿器爆裂或焊口开裂。爱钻研的他,带领技术工人组建了技术革新小组,向这一技术难题发起了冲锋,经过总结近些年来一网泄漏现场抢险堵漏经验,查阅大量资料,他们反复试验,自行设计、制作出管道(补偿器)修补套筒、弯头和焊道修补夹具,并加工预制出DN150至DN1000不同管径规格,以备不时之需。该装备操作方便、灵活,实用性、可操作性强,视泄漏现场情况可以在不停热、带压带水情况下完成对一网的抢修。目前,该装备已在维修管理站应急抢险中得以应用,特别是在新华支线焊口开裂、惠民支线弯头焊口开裂和亨达供热公司一网波纹补偿器爆裂的抢险救援中通过了实战检验,不仅降低抢修费用,而且安装方便,省时省力的效果非常明显,大大提高了一网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成为鹤城热网公司开展一网抢险工作的得力“武器”,推广应用前景广阔。因该优秀创新成果的取得,维修管理站站长佟继华被市住建局授予“住建工匠”荣誉称号。
鹤城热网公司维修管理站的全体员工就像一颗颗耀眼的繁星,凝聚成一个光荣的集体,他们凭着一颗颗真诚的心,无论是抢险、还是检修改造,也不论白天与黑夜,哪里的供热管网出现问题,哪里就有他们忙碌的身影,即使是深更半夜他们也毫无怨言地随叫随到,兢兢业业为热力事业默默奉献。正是他们这种对工作的“痴心”,在2018-2019年采暖期和2019-2020年采暖期连续被阳光热力集团评为“先进班组”和“先进管理集体”的荣誉称号。
一个团队,十二双劳动者的双手,平凡岗位上的大家却拥有同一颗“匠心”。小数字大责任、小试牛刀大显身手、小班组大任务、小试验大作用、小发明大效益,一个个好故事倾情讲述着供热人的精湛技艺和工匠精神,展示着他们作为温暖守护者的担当和风采!
齐齐哈尔地处北国边陲,冬季寒冷且漫长,180余天的供热期,室外冰天雪地,室内却温暖如春,而这温暖的源头就是守初心、尽责任的阳光人。
“履职尽责、博爱奉献”这铿锵有力的八个字,简单却传神,它是阳光人的核心价值观,也是齐齐哈尔阳光热力集团万达热力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蔡锦文努力拼搏、忘我奉献的真实写照。蔡锦文自2000年调入齐齐哈尔阳光热力集团工作至今,在集团公司的领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从普普通通的工人岗位一步步走上了管理岗位,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领导者。他做为万达热力公司的主要领导,在阳光热力集团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甘于奉献、不辞辛劳,二十多年如一日,开创性地开展工作,带领员工勠力同心为企业的蒸蒸日上发光发热,保障着辖区供热的稳定,为百姓送去温暖,圆满地完成各项供热服务工作任务。由于工作成绩突出,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获得市住建系统“优秀党员”的光荣称号,2019年更因为成绩突出被评为齐齐哈尔市第33届劳动模范。
2017-2018年采暖期时任齐齐哈尔阳光热力集团万佳供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蔡锦文面对万佳公司辖区供热面积大、新老负荷分布复杂、管网老化程度严重的现状,积极响应市政府关于小锅炉房撤并整合的整体规划,承接了撤并7座小锅炉房所辖的90万平方米的供热任务,并实施了万佳公司116兆瓦热源建设项目。该116兆瓦热源是齐市地区规模最大的热源,工程建设前无来者,没有可参考的相关数据,同时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工程于当年7月才开始动工,时间紧、任务重,蔡锦文带领公司生产技术人员与集团公司、施工、设计、勘察、监理单位深入探讨,并反复与相关单位校核图纸,研究制定了最合理、最快捷、最安全的施工方案。另一方面,他组建了万佳热源建设指挥部,要求生产技术人员各司其职,分管热源建设各个方面的进展情况,督导施工现场的安全与管理工作,理顺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对热源建设中急待解决与存在的隐患问题及时反馈,并跟踪解决。从酷暑到严寒,万佳116兆瓦热源从无到有,工程现场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他的身影。面对空前的困难,他没有皱过一下眉头,他深知通过大型热源整合撤并小锅炉房是有益于环保工作和改善供热服务质量的大事,也是城市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从现场勘察路由到与相关设计部门沟通协调管网线路,再到进入施工现场确定各种方案设计,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不畏辛劳。每天早上不到7点便奔赴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督和施工安排,每天晚上往往也要在9点后才能下班回家,大到市区主体街道跨街开槽施工建设指挥,小到一个管道补偿器的具体位置安装,每件事蔡锦文都亲自参与设计和现场施工管理。正是这样强烈的责任心,有力的保障了万佳116兆瓦大型热源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实现了当年设计、当年开工、当年投产运行的建设奇迹!当年还同步完成了总长度达13公里、覆盖13个小区、涉及114万平米供热面积的一次网建设工程。正是这种对岗位工作的高度要求和对供热事业的无限热爱,他将全部的精力都贡献给了供热服务工作,在他和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万佳公司辖区的供热服务满意率、用户室温合格率、报修处理及时率都高居集团公司前列,树立了“万佳供暖、温暖万家”的群众口碑和社会形象。
在冬季供热期内,加班加点工作似乎已经成为蔡锦文日常工作中极为平常的一部分,每当出现紧急情况,他总是第一个赶到现场。无数个冬日里的抢修现场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2017年12月下旬,零下三十几度的极寒低温天气持续了十余天,这给万佳公司供热服务工作带来了极其严峻的考验。为避免供热能力不足导致大面积群体低温,公司决定立即启动新化、丰恒、红星三处已经停用的热源,以此缓解万佳热源的供热压力。然而这三处热源都是临近开栓供热前才移交给万佳公司的停用锅炉房,没有进行任何设备检修维护,锅炉本体及辅机设备多处受损,不具备启动条件。面对重重困难,蔡锦文并没有丝毫的畏惧和退缩,“想好了就要干,干就一定要干好 !”他一方面组织生产技术人员、相关辖区的供热站长及技术骨干,加班加点对锅炉及附属设备进行抢修,一方面调配和组织全公司外网维修工人对低温楼和管网气塞的楼房有计划的进行维修。为了保障辖区居民不产生低温,为了树立阳光优质服务品牌,13个日日夜夜,不顾脏活累活的应急抢险,从上煤设备到除渣机抢修,从外网主、支线抢修漏点到整体低温楼的维修,整整13天蔡锦文都坚持在一线指挥协调,与一线员工并肩战斗,每天睡不上两三个小时,工人累了可以休息可以请假,但是他却从未离开过抢修现场,他深知这是他的责任,是一个坚守管理岗位的阳光人的使命。经过13天的艰苦作业,终于保障了114万平方米的辖区没有任何低温发生,广大居民在寒冷的冬日感受到了来自阳光人传递的温暖!
由于工作的需要,2018年6月蔡锦文调任阳光热力集团万达热力有限责任公司任董事长、总经理。初来万达公司,蔡锦文深入外网施工一线慰问员工,了解施工情况,提升机关工作作风,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建设,使管理工作日趋规范,真正做到了以制度约束人、管理人,并能做到“奖勤罚懒”,发挥每名员工的积极性,使公司上下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最佳的状态。他用严谨、细致、求实的工作态度,感染着万达公司的每一名员工;他以高度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凝聚着全体员工的思想;他以制度、纪律规范着自己的一切言行,使公司全员都成为制度的执行者。作为一把手,他善于倾听群众和员工的意见与建议,并以个人的人格魅力去影响身边的同事、朋友。干一行、爱一行,用自己的积极实践、学习探索,使万达公司的管理运营不断跨上新的台阶,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市“最佳供热企业”。
为了优化集中供热系统、完善现代化智能调控,向智慧化供热努力迈进,按照集团公司的统筹规划,蔡锦文经过反复比对,于2019年4月与北明天时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开始洽谈合作,引进了X-LINK智能化控制平台,让公司向智慧供热迈进了重要的一步。公司在系统的安装及投入试运行过程中,他每天带领相关技术人员下沉一线亲自勘查地点、线路,风里雨里连续奋战了三十多天,确定了最佳的铺设路线和位置。同时,他还组织相关人员积极参与、实践学习,并由天时公司安排专人对其系统进行培训指导。系统投入运行后,全方位24小时对供热系统的各个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控,提前预判系统参数变化,及时与站内沟通,有效降低影响与误差。通过当年采暖期的试运行,体现出该系统在监控管网泄漏失水、停水、停电、阀门误动作、循环水泵及补水泵偷停状况等一系列影响系统安全的隐患排查能力,实现了公司对各换热站的设备监控、参数调节、异常信息搜集和紧急情况的处置。自控系统的推进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用工人员,降低了运行成本,更为向智慧供热迈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两年的时间自控系统初具规模,蔡锦文带领技术人员召开专题会议,讨论自控系统二网调控的可行性,并在全省首家投入使用二网平衡系统试点工程,进一步提升了管网平衡能力,缩小了室温的差异化现象。同时,根据公司实际运行特点,形成了一套全国首创、独具特色的运行调控模式,并逐步展现出科技进步的便利与优势。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袭来,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都说避免出行,安心在家就是对社会做贡献,可供热人为了守护好百姓的暖屋子,让人民群众安心居家防控疫情,此时勇敢逆行、冲锋在前才是最大的担当。自疫情防控以来,蔡锦文始终下沉防疫一线,每天24小时都处于随时待命状态,手机从不敢离身片刻,时时关注每一条预警信息,将上级各个部门发送的通知,及时传达到每位员工。在疫情期间每天到岗位坚守,靠前指挥,多次召开视频电话会议,督促在岗人员做好自身防护,部署供热工作,及时为员工进行心理疏导。正是因为有了像蔡锦文这样坚守一线岗位“负重前行”的供热人,才保障了疫情之下百姓居家的温暖如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他不忘供热初心、牢记服务使命,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暖屋子摆在首位,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奉献了自己的光和热!
作为万达热力公司的一把手,他一直将热用户的冷暖记挂在心,秉承着“阳光让您屋暖心更暖”的服务承诺,始终积极主动,用自己的爱心让广大员工和辖区群众感受到温暖。服务内容上不断创新,想用户所想、帮用户所需,为用户办实事、解难题。在他的带动下,万达公司长期帮扶辖区海山社区的一家低保户,八十岁高龄的老母亲和已过天命之年的三个单身儿子相依为命,三个儿子患有重病,日子一贫如洗,每月的低保钱省吃俭用,勉强够药钱。他得知这种情况后,逢年过节就去家中慰问,并结成了帮扶对子,让辖区群众感受到“阳光”的温暖。他还经常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带领员工们深入辖区去“访民问暖”,广泛征求用户的意见,帮助用户解决各种用热方面的难题,受到了辖区用户的一致好评。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青山矗立,不堕凌云之志。蔡锦文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一心扑在自己热爱的供热事业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他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处处为员工做出榜样,正带领着公司全体员工奋进在守护百姓舒适暖屋、振兴发展鹤城供热事业的路上!
来源:齐齐哈尔阳光热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