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11-18
11月15日,经过数日试运行后,全国首个核能商业供热项目——海阳核电的山东海阳核能供热项目一期工程第一阶段正式投用。包括山东核电员工倒班宿舍、海阳部分居民小区在内的70万㎡正式用上稳定、清洁的核能供暖。
核能供热以清洁高效的供暖方式改善民生、造福地方,具有居民供暖价格不增加、政府财政负担不增长、热力公司利益不受损、生态环保效益巨大、提高核电厂效率、拉动新产业等多个效果,真正实现企业与地方、环境、公众的协调发展和多方共赢。
目前实施的70万㎡核能供热,据测算每年可节约2.32万吨标煤,减排222吨烟尘、382吨二氧化硫、362吨氮氧化物以及6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减少约5台10吨的燃煤锅炉,对节能减排、改善环境作用显著。
在国家电投清洁能源战略的引领下,结合第一阶段70万㎡的成功经验,山东核电正在加快推进以核电热电联产方式进行的核能供热,逐步实现更大区域的供热能力。1、2号机组稍加改造后,即可具备3000万㎡供热能力。随着后续机组建成投运,预计最终可提供超过2亿㎡供热能力,供热半径达100km,每年可节约标煤约662万吨。
预计在2030年前,国家电投将依托海阳核电及新核电基地,同时联合其他清洁能源供热方式,替代胶东半岛所有燃煤锅炉供热,一举打造供热“零碳”地区、北方地区清洁供热样板,为节能减排、打赢蓝天保卫战作出贡献。
海阳核电开创了国内核能商业供热的先河,为核电行业开拓核能综合利用领域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为实现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提供了全新的“国家电投方案”“山东方案”。海阳核能供热项目是新时代地企合作的新典范,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地企携手将这一历史性的项目变为现实。
这条时间轴,记录了海阳核能供热项目从概念到图纸到落地,从首创国内核能商业供热模式到开启核能综合利用的历程。
在加快推进核能抽汽供热的同时,山东核电还积极推进海水淡化、制氢及储能等核能综合利用及多能互补项目,未来的海阳核电不仅是一座大型绿色能源基地,更是国家核能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带你了解 核能供热
核能供热的主要原理是从核电机组二回路抽取蒸汽作为热源(此热源没有放射性),通过厂内换热首站、厂外供热企业换热站进行多级换热,经市政供热管网将热量传递至最终用户。
海阳核能供热项目一期工程第一阶段是通过厂内换热首站向地方热力公司——丰源热力提供热源,再由丰源热力换热站、热力管网系统向用户供热。
点击下方观看视频
了解如何利用核能供热
▲三分钟了解全国首个核能商业供热项目如何供热